
李玲玲:立足平凡崗位,綻放國信光芒

是一份契約,讓我們成為國信人
是一份心靈契約,讓我們與國信相伴相行
國信集團堅持“為社會 為企業?為員工”
為國信人搭建起事業發展的良好平臺
國信人踐行“想為 能為 敢為”
為企業發展貢獻智慧
與企業共贏前行
近期,國信集團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開展“學典型趕先進”主題黨日暨“我與國信的心靈契約”國信觀點演講活動,涌現出一批感人至深的國信故事。“文化國信”特設專欄,推送“我與國信的心靈契約”故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些故事,從中感受國信人的初心與使命!
海天中心公司 李玲玲
(“我與國信的心靈契約”演講比賽二等獎)
寂靜的病房走廊外,傳來了一串輕輕的腳步聲,他輕輕的推開房門,然后又小心翼翼的把門關上。
“孩子,這么晚了,怎么不回家休息,還跑來醫院做什么?”
“媽,兒子白天工作太忙了,您生病了還不能陪您,您生我的氣了吧?”
母親輕輕的笑了:“傻孩子,哪會呢,我知道你在國信這個大公司,工作很忙,家里的事兒你就不用操心了,媽沒事兒。”聽著母親的話,他微微揚起頭,生怕眼淚掉下來。
他,就是海天中心公司項目部的陸躍東!
(故事主人公:陸躍東)
2018年4月,集團安排他前往上合峰會進行會務保障,但被抽調會務組不久,他的母親就被查出患有惡性腫瘤,需要立即動手術,得到消息后,他感覺自己心中的那片天好像塌了,他有過短暫的迷茫和彷徨,這是生我養我的母親,這是愛我護我的媽,這個時候,我應該陪在母親的身邊照顧她。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家中兩個剛剛出生七個月的寶寶又生病住院了,所有的壓力好像一股腦地都壓在他的肩膀上。我該怎么辦?我該怎么辦?陸躍東不停地想,不停地問自己,一邊是親人,一邊是上合保障,如何平衡實在是難以抉擇。在這個特殊時期,在上合峰會保障的關鍵時刻,他選擇了在崗位上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才華,在母親手術后的第二天,他擦干眼淚,離開病床上的母親和生病住院的孩子繼續參與工作。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結束后,會務組在他的個人鑒定表上這樣寫道:“具有較強的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在家庭遭受重大挫折和矛盾時,堅持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選擇以國事為重,具有犧牲小我,顧全大我的舍己精神。”這是對陸躍東的最高評價,他也被評為“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山東省先進個人”。
陸躍東是2013年7月通過校園招聘進入集團的,他選擇到項目一線,從一名資料員做起,面對紛亂繁多的文件,初出校園的他沒有退縮,沒有抱怨,查規范、學文件、制定臨時檔號規則、編制分類目錄……他辦公室的燈光幾乎每晚是最后一個熄滅的,加班熬夜成為常態,憑著對工作的追求和熱情,歷時五個月,他將海天中心項目工程檔案編撰成冊近五萬頁。
2019年初,弱電隊伍駐場施工,開始戶外剔槽布線,因為施工在200米的高樓之上,施工現場的氣溫達到零下十幾度,風力8級以上,濕度較大,寒冷難耐,看著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施工工人,陸躍東盤算著怎樣才能減輕施工難度,加快施工進度。然而既要確保施工進度,又要確保工程質量,還不能破壞其他線路布局,這個難度可想而知!面對挑戰,他多次現場查勘,研究施工圖紙,有效組織各工序合理穿插,經過近兩周的挑燈鉆研,終于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剔槽速度由原來的40分鐘縮短為25分鐘,而陸躍東也瘦了近十斤。
就這樣,從生澀到嫻熟,從慌亂到從容,從單一資料管理員到綜合管理多面手,從弱電施工工程師到BIM運維工程師,六年來,陸躍東在一步一步的努力,也在一步一步的成長。
陸躍東只是我們海天中心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他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沒有跌宕曲折的傳奇,卻在平凡的崗位上,恪守職責,燃燒青春。他更是千千萬萬個國信人的縮影,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國信人執著敬業、忠誠國信的工作態度;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國信人銳意進取、擔當有為的工作作風;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國信人精益求精、永不懈怠的匠人精神。讓我們攜起手來,在“心靈契約”的指引下,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為建設基業長青的“百年國信”奮進!
投稿:海天中心公司? 李玲玲
編輯:楊立華
審核:徐春燕
劉瑾:23部手機里的國信夢??| 我與國信的心靈契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