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島建造啟動


? ? ? ?2020年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建造啟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舉行。國家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敬東,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中國船級社副總裁鐘小金,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建輝,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國海出席儀式。


國家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致辭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敬東致辭

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薛慶國致辭

中國船級社副總裁鐘小金致辭

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建輝致辭

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國海致辭
本次養殖工船建造啟動儀式是繼今年6月3日養殖工船建造簽約儀式之后,在青島市乃至中國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標志著全球首艘 10 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該船將于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并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青島國信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鄧友成主持深藍漁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

青島國信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董韶光作集團海洋產業發展規劃匯報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所長徐皓分享大型養殖工船研究與展望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發展中心黨委副書記王永健講話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首席專家陳映秋講話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小虎講話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與青島國信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與青島國信集團簽訂科技成果獎勵基金協議

國信中船公司與百洋股份簽訂養殖工船專用飼料研發協議

對蝦工業化養殖科技創新聯盟揭牌成立
產學研深度融合
開辟海上“移動牧場”工業化養殖新模式
2019年以來,青島國信集團發起并聯合中國船舶集團、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臺州大陳島養殖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藍色糧倉公司等單位開展項目科技攻關和產業示范應用,合作研發建造全球首艘10萬噸級全封閉游弋式大型養殖工船項目。在資本和產業的加持下,這一項目實現了由實驗室科技成果向產業示范應用的突破和落地。經過持續的技術研發和攻關,養殖工船集成了養殖水體交換系統、魚苗入艙系統、飼料投喂系統、成魚起捕系統、加工系統、魚獲冷藏裝置、養殖實驗室和養殖集控系統,開辟了海上“移動牧場”的工業化養殖新模式。
“國信1號”總長249.9m,型寬45m,型深21.5m,設計吃水12m,載重量約10萬噸,排水量13萬噸,設計航速10節,可移動躲避臺風赤潮等惡劣氣候,在全球海域開展養殖作業。全船15個養殖艙能提供80000方養殖水體,其中前13個養殖艙單艙5600m3養殖水體,與半個標準游泳池水體量相當,后2個養殖艙單艙3600m3養殖水體,通過養殖水體交換系統,實現養殖艙內水體與外界自然海水進行不間斷強制交換,借助深層取水裝置獲取適宜溫度鹽度的海水進行養殖,保持養殖魚類一直處于最佳生長狀態,進而縮短養殖周期、提升養殖品質。隨季節和水溫變化,首艘養殖工船“國信1號”將常年游弋在黃海千里巖、東海舟山列島、臺山列島和南海南澎島間開展大黃魚等高品質魚種養殖。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小虎介紹,近年來,全球海洋漁業資源總體狀況不容樂觀,過度捕撈導致海洋漁業資源衰退,而傳統的網箱等近岸養殖方式面臨養殖密度過大、局部水域環境污染等諸多問題,養殖病害及赤潮、綠潮頻發,水產品質、安全與環境矛盾日益突出,成為現在海洋產業面臨的一大問題。為解決我國漁業捕撈資源不足、生態養殖環境惡化問題,早在上世紀80-90年代,我國海洋漁業專家構想了“未來海洋牧場”建設藍圖,提出了養殖工船的初步設想,并持續開展大型養殖工船系統研究。在項目研發團隊經過近十年的探索、試驗和研究基礎上,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與中國水產科學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推動成立了深藍漁業科技創新聯盟和深藍漁業工程聯合實驗室,開展深藍漁業工程科技攻關,完成了以“大型養殖工船功能與船型”“魚類集約化船載艙養工藝與裝備”為核心的創新性成果,已經形成30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并在世界漁業發達國家提出發明專利申請,受到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科技同行的關注。
先行示范顯擔當
提供深遠海養殖“中國方案”
繼今年6月3日國信中船公司與北船重工簽訂“國信1號船”建造合同以來,已完成“國信1號”養殖工船船體建造詳細設計和部分生產設計,養殖系統、加工系統、增氧系統已開展設備訂貨。項目得到了國家、省、市、區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大力支持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列入2020年農業可持續發展專項(山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項目),國信中船公司專利申請8項,已獲得巴黎公約國際發明專利(授權批準)等多項國內外技術發明專利。
發展面向深遠海水域的大型養殖工船,是為滿足人民健康生活的需要,面向藍色海洋拓展食物生產新空間,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實現漁業大國向強國轉變,領跑世界漁業先進生產方式的重要標志,更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落實國家海洋戰略的具體實踐。
10萬噸級的養殖工船的運營是一項系統工程,項目研發團隊提出的“陸-海-島聯動、養-捕-加結合”等理念,都是“從零到一”的新突破,是多學科交叉和各項關鍵技術的集成的成果。“國信1號”的建造,是一個引領性、突破性和創新性項目,標記著我國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的到來,將為我國實施“深藍漁業”戰略提供重大裝備支撐與產業示范。項目可研得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等國內權威專家的高度評價,并組建了以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首席專家陳映秋為首的專家顧問團隊,對全船技術方案進行評審優化。“國信1號”養殖工船在漁業工業化養殖領域創造了養殖漁船單船噸位和養殖規模最大、單艙水體量最高、具備高度自動化和信息化的首個10萬噸級全封閉可游弋式大型養殖平臺等多項國內外記錄,填補了行業空白。項目以其前瞻性、引領性、創新性、示范性的養殖技術與裝備創新,向世界提供了深遠海養殖的“中國方案”,為我國搶占全球高端漁業養殖裝備市場制高點留下了“青島印記”。
10萬噸級養殖工船屬全球首制船,按照現行行業管理制度和政策,在船舶定性、建造規范、檢驗規則等方面存在政策不適用、審批手續辦理難等問題。面對這一漁業養殖裝備領域的“獨角獸”,農業農村部、交通部海事局、中國船級社和省、市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多次召開聯席會議專題研討,先后三次為養殖工船出具審批和指導性文件,在船舶建造規范、圖紙評審、開工建造、船名核定、所有權登記等方面實施綠色通道和快速審批機制,保障了項目快速落地。后續青島國信集團將聯合各合作方逐步投資建設50艘養殖工船,形成總噸位突破500萬噸、年產名貴海水魚類20余萬噸,產值突破110億元的深遠海養殖產業鏈條,全力將項目打造成為世界級深遠海養殖的示范工程。
為對養殖工船高效養殖作業工作原理、裝備工況適應性以及工業化高效養殖模式開展試驗研究,國信中船公司同步啟動實施了“國信101”號中試船項目。中試船總噸位約3000噸,排水量約6800噸,已于11月6日在浙江臺州交付,目前正在南海海域正式開展大黃魚養殖試驗,春節前將完成第一批大黃魚出貨,形成首批試驗成果。
科技+資本+產業
引領青島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是青島國信集團近年來整合國內外產業鏈資源、發力進軍海洋產業的一個縮影。青島國信集團成立于2008年,是市屬國有投資公司,以“提升城市運營效率、提升城市運營品質、降低城市運營成本”為目標,主動匹配城市發展戰略,擔當城市發展使命。2012年以來積極響應“海洋強國”戰略,發揮國有企業在資源整合、產業帶動等方面的優勢與擔當,搶抓山東省“海洋強省”、青島市“海洋攻勢”戰略機遇,布局海洋產業,通過大資本投入、高技術壁壘、高質量裝備、低資源消耗,采用“陸海接力,深遠海養殖、工業化運營”模式,構筑現代海洋漁業全產業鏈和產品供給高地,加快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歷經八年探索實踐和戰略培育,青島國信集團建立起了“龍頭企業+多元合作”的海洋產業發展模式,目前已經在全國擁有、控股8家海洋領域子公司,建立了筏式、網箱、底播、人工魚礁、養殖工船、陸基循環水等6大養殖方式,培育了大西洋鮭、大黃魚、羅非魚、牡蠣、魁蚶等五大主打水產品,擁有4萬方陸基循環水養殖工廠、3萬畝現代海洋生態牧場、400余口抗風浪深水網箱、10萬噸級大型養殖工船、年產6萬噸魚類加工基地與年產30萬噸飼料生產基地,形成了涵蓋苗種、飼料、養殖、加工、貿易與銷售、冷鏈、金融等內容的海洋一二三產產業發展基礎與全產業鏈雛形,發起100億元青島海洋創新產業投資基金和44.5億元青島市海洋新動能產業投資基金支持保障海洋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就在養殖工船建造啟動的同一天,青島國信集團召開海洋產業發展專題研討會,圍繞深遠海工業化養殖技術研發與創新,與合作伙伴開展系列合作:青島國信集團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正式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致力于發展深遠海養殖,發起設立“深藍漁業青島創新研究院”,打造科技研發創新平臺;國信藍谷公司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聯合簽署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青島國信集團科技成果獎勵基金協議》,設立了千萬級的科技成果獎勵基金,對解決我國漁業及漁業經濟建設中基礎性、方向性、全局性、關鍵性重大問題做出突出貢獻的創新團隊和創新人才給予獎勵,打造中國漁業養殖領域的奧斯卡;國信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百洋股份與國信中船公司簽訂了《養殖工船專用飼料研發協議》,定向開展工船養殖模式下大黃魚特種環保配合飼料的專題研發。
在海洋產業發展專題研討會上,青島國信集團對外發布了海洋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了未來5——10年海洋產業戰略方向和實施路徑。青島國信集團圍繞“科技+資本+產業”為核心的海洋經濟要素生態體系,對標日水集團等世界水產頭部企業,以關鍵技術為驅動、資本為支撐、產業為載體,按照“深耕一產、撬動三產、拉動二產”的海洋三產聯動發展路徑,建設青島海洋經濟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圍繞以“兩魚兩貝”為特色的產品戰略,建設以海洋牧場、陸基養殖、深遠海養殖、種苗繁育為核心的智慧海洋漁業體系,踐行智慧漁業工業化生產模式,打造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海洋水產品供應商,海洋健康品質生活創領者。
面向未來,青島國信集團將繼續發揮國有資本引領帶動作用,以平臺思維整合嫁接國內外優質海洋科技資源與產業資源,不斷提升科技研發與轉化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產業運營能力,“由陸及海、海陸聯動、統籌開發”,在深耕海洋一產的基礎上,拓展發展海洋食品、海洋生物醫藥等海洋先進制造業和休閑旅游、物流貿易等高端海洋服務業,努力打造集聚化、融合化、智慧化的現代海洋產業生態圈,成為青島海洋經濟發展的關鍵引領者、國家藍色糧倉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蛋白質的需求,不斷提升我國海洋水產品供給水平,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投稿:藍谷公司
編輯:王照宇
審核:徐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