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貧路上國信人

? ? ? ?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有很多種,47歲的徐振選擇了扶貧事業。2016年3月,國信集團率先與平度市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定點幫扶店子鎮前王村,打響脫貧攻堅戰。作為國信集團藍谷公司副總經理的徐振,憑借過硬的業務素質和強烈的政治責任心,被選派到平度城投集團掛職,對口幫扶店子鎮前王村。
解下領帶、脫下西服、挽起褲腿,徐振從繁華的青島來到位于平度市西北部的前王村,牢記集團董事長王建輝“一定要為父老鄉親辦實事”的叮囑,從第一天進村開始,就鋪下身子為村民解難題、搞產業拉項目,對鄉親們承諾“跟著我、別掉隊”。在帶領群眾脫貧奔夢路上,他用實際行動演繹了精準扶貧路上的“國信人”。
?
(右為徐振,他正與前王村書記交流)?
田間地頭走了一個多月,徐振找到了讓村里脫貧的好辦法
只有78戶村民的前王村是店子鎮一個典型的農業村,由于地下水缺乏,全村559畝耕地大多只能靠天吃飯;村集體沒有收入,村里缺企業、缺產業,要想致富談何容易。
一個積貧積弱的青島市經濟薄弱村,一個蓬勃發展的青島市屬國有企業,通過徐振這根“紐帶”,連接在一起。
在店子鎮黨委書記孫永衡眼中,徐振是帶著感情來到店子鎮前王村的。為了推進好對口幫扶工作,他每個星期只回家一趟,把大部分時間用在進村調研了解情況上,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就走遍前王村78戶人家。
正是通過前期深入調研,他心里有了底,找準“貧根”,對癥下藥,大膽創新,把國信的資源平臺優勢和管理優勢,與平度市的政策優勢,前王村的土地資源和光照資源有機結合,創新提出“生態養殖+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產業扶貧模式,從根本上增強前王村的“造血”能力:由國信集團出資150萬元,在前王村規劃建設青島市首個生態養豬與光伏發電一體化扶貧項目,包括新建1座年產生豬500頭的現代化生態豬場和1座裝機容量為100千瓦的小型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圈內養豬、圈頂發電,既可以解決村里20個勞動力就業問題,還可每年為村集體帶來約30多萬元的穩定收入。
聽了徐振的扶貧計劃,前王村黨支部書記王志遠高興地當晚沒有睡著覺:徐振給我們送來的這個項目確實好,讓村一下子增加兩大收入來源,第一個是通過光伏年發電,一年17多萬度電,給村集體年增加收入17萬元;第二個通過養殖出售生態豬,年收入15萬元,村就可以摘掉“貧困帽”,從窮村變成富村了。?
懷揣著一腔深情,徐振最牽掛不下的是他們
如果精準扶貧是滴灌,徐振就像這滴管系統的“管道”,穩穩地把國信的扶貧項目輸入到前王村的黃土地上。在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的同時,徐振還像一個“溫度計”,時刻關心著前王村老老少少的生活。
去年7、8月份,平度正值大旱,地里的莊稼“缺水喝”。徐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積極協調有關單位,加快在村里新打了一口80米深的水井,并對原有的平塘進行清淤擴容,讓周邊300多畝莊稼“喝上了水”。
水井出水使用的那一天,原本安安靜靜的小村子熱鬧起來,村民們自發地放起了鞭炮。一位80多歲的老人還親自拿著水盆來接水。
去年6月28號,徐振積極聯系國信集團黨委,組織集團總部的黨員代表來到前王村,開展“黨員奉獻日”活動,向村委捐贈了大家自愿捐款購買的電腦、書籍等物品,向貧困戶們送去了面粉、花生油等慰問品。
一枝一葉總關情。看到有的村民家徒四壁,徐振打心里感到難過:我的父輩都是從農村一步步來到城市發展的,我對農村的父老有著很深的感情。每次來到前王村,走在村里的土路上,我就提醒自己,一定要抓緊時間,多為村里辦幾件實事,樹好國信集團作為國有企業的形象,也踐行好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使命。
?扶貧要管一輩子,徐振起草了全鎮第一個長效扶貧辦法
來到前王村的一年時間里,徐振為村里挖平塘、打深井,建光伏電站、生態豬場,把扶貧工作一件一件扎實完成。目前,深水井已建成啟用,生態養豬場、光伏發電站均已竣工,如期兌現了他來到前王村時的諾言,為村民們把致富的產業基礎成功地搭建了起來。
但徐振并不滿足于此。為確保扶貧項目穩健運營,他通過了解“微塵”基金、青島獅子會等公益組織運作模式,結合平度市、鎮、村實際情況,創新研究起草了《青島國信集團捐贈扶貧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為平度市和國信集團扶貧資金捐贈與使用管理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奠定了制度基礎,增強了長效保障。
平度市扶貧辦的有關領導看了徐振起草的文件后稱贊:“老徐,你這個辦法,算是首創,為精準扶貧工作加上了一把‘制度鎖’,很有必要,也很有借鑒意義。”
?“早日讓前王村的父老鄉親脫貧致富”,這是徐振同志第一次走進前王村就立下的夢想。而一年時間三百六十五天,創新加實干,讓徐振收獲了扶貧工作的成果,圓了自己當初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