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喜臨門!“國信水產”亮相漁博會 “深藍漁業產業研究院”揭牌成立


10月27日,第 25 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在中國·紅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盛大開幕,國家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馬有祥出席開幕式并前往展館巡視。

在“國信水產”展廳,青島國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建輝詳細介紹了青島國信集團近年來的海洋產業布局情況以及“科技+資本+產業”的要素生態體系、從“漁場到餐桌”的一站式海產供給鏈條、全國首個大西洋鮭陸基循環水養殖基地、“國信1號”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青島海洋經濟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等發展成果。

馬有祥副部長聽取了介紹并鼓勵國信抓住機遇,發揮國企擔當引領示范作用,遵循市場原則和商業規則,不斷深化產業布局、提升產學研合作和工業化養殖水平,助推漁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綠色發展,加速引領第六次海水養殖浪潮到來。

“國信水產”是青島本土國有投資公司青島國信集團旗下全新業務品牌,首次在漁博會精彩亮相并舉辦“遨游深海·國魚當鮮” 國信水產品鑒會,為采購商和市民們帶來了從“漁場到餐桌”的直達體驗,優秀的品質、新鮮的食材讓不少參觀試吃的市民朋友大呼過癮。品鑒會上同步開展了品牌宣介、合作方簽約以及大黃魚招商預熱,來自國內首個陸基循環水養殖基地(RAS)的鮮活三文魚、工船模式養殖的金色大黃魚、產自國信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的三倍體生蠔、黑頭魚、我國最大的羅非魚加工龍頭企業出品的羅非魚等“國信水產”精品受到與會采購商、參會團體和觀眾的青睞。

同日下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青島國信集團深藍漁業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在青島海天中心舉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王小虎、青島國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建輝共同揭牌。本次“深藍漁業產業研究院”的設立,雙方將進一步實現產研結合、優勢互補,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雄厚的水產科研實力與青島國信集團大資本、市場化運作的產業優勢深度融合,將占據深遠海養殖領域技術制高點,助推我國深遠海養殖工船產業快速可持續發展。? ??

響應國家“經略海洋”戰略
--青島國信的“海洋攻勢”
作為全國海洋科技名城,海洋是青島市的突出優勢和特色所在。2019年,青島市發起“海洋攻勢”,全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2020年,青島市提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欲標定自身在全球海洋領域的新地位。青島在海洋發展戰略中已走出了“先手棋”,而青島國信集團“走進深藍”的海洋產業布局將進一步助推青島海洋發展戰略從藍圖走向實踐。
作為青島市唯一一家將海洋產業作為主業之一的國有投資公司,青島國信集團自2012年開始布局海洋產業,按照“科技+資本+產業”的發展模式和“深耕一產、撬動三產、拉動二產”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引領帶動作用,全力打造海洋產業集聚發展平臺,加快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青島國信集團已建立起了“龍頭企業+多元合作”的海洋產業發展模式,在全國擁有、控股11家海洋領域子公司,培育了大西洋鮭、大黃魚、羅非魚、牡蠣、魁蚶等主打水產品,形成了涵蓋苗種、飼料、養殖、加工、貿易與銷售、冷鏈、金融等內容的海洋一二三產產業發展基礎與全產業鏈雛形。


“科技+資本+產業”
--青島國信的海洋產業“方法論”
青島擁有約占全國五分之一的涉海科研機構、三分之一的部級以上涉海高端研發平臺,涉海兩院院士占全國7.7%,得天獨厚的基礎研究支撐和人才基礎讓青島的海洋科研實力全國領先。
青島國信集團在海洋產業布局發展初期便充分依托青島海洋科研優勢,通過發揮市場力量,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與資本、產業的緊密對接,打通在海洋科研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的難點痛點,真正把青島海洋科研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近年來,青島國信集團與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國家試點實驗室、中國水科院、中國船級社等“國字頭”涉海科研院所建立深入的戰略合作關系,不斷強化海洋領域專業協作和聯合研發:與中國海洋大學共建“海水魚營養與飼料聯合研究中心”,圍繞深遠海工船適養品種營養品控開展關鍵技術聯合攻關;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發起“深藍漁業產業研究院”,設立千萬元級的科技成果獎勵基金,對解決我國漁業及漁業經濟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創新團隊和創新人才給予獎勵,打造中國漁業養殖領域的奧斯卡;海洋國家實驗室成果轉化基地、國家貝類近海增養殖專家工作室、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教學研基地紛紛落戶國信海創基地,打造海洋產業研發和成果轉化基地。

科技的加持讓國信形成了獨特的“產學研一體化”優勢,而資本的賦能讓國信水產具備了全產業鏈整合的強大動能。青島國信集團先后成立了規模100億元的青島海洋創新產業投資基金、規模44.5億元的青島市海洋新動能產業投資基金、規模20億元的青島每日優鮮專項股權投資基金、規模10億元的青島國信百洋水產產業發展基金,進一步深耕海洋新興產業培育。國信集團近年來收購了東方海洋陸基循環水養殖板塊、臺州大陳島養殖股份有限公司大黃魚養殖基地,控股百洋股份,通過資本運作和上下游產業整合,逐步構筑起強輻射、廣帶動的深藍漁業全產業鏈和高品質海洋產品供給高地。
歷經八年探索實踐和戰略培育,青島國信集團逐步形成了“科技+資本+產業”的海洋產業發展“方法論”,以關鍵技術為驅動、資本為支撐、產業為載體,建設以海洋牧場、陸基養殖、深遠海養殖、種苗繁育為核心的智慧海洋漁業體系,踐行智慧漁業工業化生產模式,打造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海洋水產品供應商,海洋健康品質生活創領者。
打造深遠海養殖“大國重器”
--青島國信的工船產業鏈
近年來,伴隨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迅速發展,傳統海洋漁業等正努力突破固有限制,尋求新的發展之路。?
2019年以來,青島國信集團發起并聯合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中國水科院漁機所、臺州大陳島養殖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藍色糧倉公司等單位等多家單位合資建設全球首艘10萬噸級全封閉游弋式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該船今年年底將完成舾裝下水,明年3月底交付使用,將成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

在“國信1號”設計建造和“國信101”號中試船運營基礎上,青島國信集團聯合各方確立了工船產業鏈發展規劃,年內已啟動國信2號、3號船的建造招標以及30萬噸級“國信4號”的功能論證及設計定型。“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大型養殖工船8艘,配套建設物資補給船1艘,形成總載重量達到100萬噸的養殖系列工船船隊,船隊在中國專屬經濟區內有序開展養殖作業,形成綠色可持續的海上移動工業園區。到2035年計劃陸續投資建設50 艘養殖工船,形成總噸位突破1000萬噸、海水魚產能70余萬噸、產值突破300億元的深遠海養殖產業鏈條。
投稿:藍谷公司
編輯:王照宇
審核:徐春燕